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图标说明:在标题前面有¢代表绿册子的。
¢&※1.什么是现代通信?通信系统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1)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简称电信。
(2)信源(信息的发送者)、信宿(信息的接收者)、信道(信息的传输通道)以及携带信息的电(光)信号。
&※2-1.光纤、双绞线、同轴和无线通信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
双绞线:成本低、易受高频电磁波干扰,误码率高,传输距离有限。
应用于:固定电话本地回路、计算机局域网等。
同轴电缆:传输特性和屏蔽特性好,可作为传输干线长距离传输载波信号,但成本较高。应用于:固定电话中继线路、有线电视接入等。
光纤:传输损耗小,通信距离长,容量大,屏蔽特性好,不易被窃听,重量轻,易于铺设。缺点是强度稍差,精准连接两根光纤较难。
应用于:电话、电视等通信系统的远程干线,计算机网络干线、互联网接入等。
无线通信:铺设费用低,容量大,抗灾能力强,无线接入使通信更方便,缺点是容易被窃听和干扰。
应用于: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系统,无线局域网等。
※4.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中波:主要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广播和海上通信。
(2)短波: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信。
(3)微波:波长较短,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绕射性差,按直线传播,通信容量大,可靠性高,建设费用低,抗灾能力强,可用于模拟或数字通信,安全性相对较好。
(4)超短波:只能用于视距或超视距中继通信。
¢&※※※5.为什么需要将计算机互连成网?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型?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定义)?
1、 为了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实现分布式信息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 分类:
(1)按使用的传输介质分:有线网、无线网
(2)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分:公用网、专用网
(3)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分:企业网、政府网、金融网和校园网
(4)按网络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定义)?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把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包括其他智能设备) 以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为目的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
2、 组成:
(1)计算机(终端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的主体。
(2)数据通信链路: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控制传输的各种设备(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3)网络协议:是计算机和通信控制设备必须遵守的一组规则和规定(如:TCP/IP 协议、IEEE 802 协议)。
(4)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简化版:
答: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把功能独立的多台计算机(包括其他智能设备) 以信息传输、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为目的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
2、 组成部分主要有:
计算机(终端设备)、数据通信链路、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8.局域网有哪些特点?一个典型的局域网由哪些硬件和软件组成?
(1)特点:
1.为一个单位所拥有,自建自管,地理范围有限。
2.使用专门铺设的传输介质进行连网和数据通信。
3.数据传输速率高,延迟时间短,误码率低。
(2)组成:
1.硬件:网络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络接口卡、传输介质、网络互联设备等
2.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协议等
¢※※12.交换式以太网与总线式以太网的区别?
答:
(1)核心设备不同:共享式以太网使用的是集线器,而交换式以太网使用的是交换机。
(2)发送数据方式不同:共享式以太网以广播方式发送数据,而交换式以太网按 MAC 地址直接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
(3)通信方式不同:共享式以太网一次只允许一对计算机进行通信,而交换式以太网允许多对计算机同时通信。
(4)拓扑结构不同:共享式以太网采用的是总线结构,交换式以太网采用的是星形结构。
(5)带宽占用方式不同:共享式以太网各个节点共享带宽,交换式以太网各个节点独享带宽。
¢※※※&15. TCP\IP 参考模型分层由低到高分成哪四层?每一层功能是什么?
答:
(1)由低到高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2)每一层的功能是:
第 1 层:网络接口层,又称为链路层。它规定了怎样与各种不同的物理网络(如以太网、FDDI 网、X.25 网、帧中继网、ATM 网等)进行接口,负责把 IP 包转换成适合在特定物理网络中传输的帧格式。
第 2 层:网络互连层。它规定了在整个互连的网络中所有计算机统一使用的编址方案和数据包格式(称为 IP 数据报),以及怎样将 IP 数据报从一台计算机逐步通过一个个路由器送达最终目标的转发机制。
第 3 层:传输层。规定了怎样进行端-端(计算机-计算机)的数据传输。主要有TCP 和UDP 两个协议,TCP 协议可负责可靠地完成数据从发送计算机到接收计算机的传输,如电子邮件到传送和网页的下载等,而使用 UDP 协议的,网络只是尽力而为地进行快速数据传输,但不完全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例如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就采用UDP 协议。
第 4 层:应用层。规定了运行在终端设备(如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如电子邮件的客户端与邮件服务器之间、Web 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等)如何通过互连的网络进行通信。不同的应用需要使用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如 电子邮件程序使用 SMTP 协议(简单邮件传送协议),Web 浏览器使用 HTTP 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16.什么是局域网?它有哪些类型?
答:
- 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中最流行的一种形式,它的网络地域范围较小,通常是一幢楼房、一个楼群或一个小区。往往属于一个单位所有,由单位自建自管。
- 按照它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按照网络中各种网络设备互连的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环形网、总线网和混合网等。
按照传输介质所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可分为以太网、FDDI网和令牌网等。
¢17.什么是IP地址?它的格式和内容(组成)有那些?IP地址是如何分类的?129.12.42.120它是哪一类地址?
(1)定义:IP 协议规定,全网所有主机通信时必须使用一种统一编号的地址(简称IP地址)作为其标识,以屏蔽不同物理网络中计算机地址格式的差异。
(2)IP地址的格式:一组32位(4个字节)的二进制数字,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一共4段,用“.”分隔,每一段的取值范围为0-255。
(3)IP地址的组成:IP地址网络号和主机号构成,前者指明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后者标识该主机。
(4)分类:可分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其中D类是组播地址,E类IP地址备用。
(5)129.12.42.120它是B类地址
【个人补充】
ABCDE五类IP地址的范围(默认):
A类:1.0.0.0~126.255.255.255; B类:128.0.0.0~191.255.255.255;
C类:192.0.0.0~223.255.255.255; D类:224.0.0.0~239.255.255.255;
E类:240.0.0.0~255.255.255.255。
私有IP网段:
A类地址范围:10.0.0.0---10.255.255.255,即10.0.0.0/8
B类地址范围:172.16.0.0---172.31.255.555,即172.16.0.0/12
C类地址范围:192.168.0.0---192.168.255.255,即192.168.0.0/16
回环地址:
127开头:127.0.0.1-127.255.255.255,一般为127.0.0.1指向本地而已。
¢19.什么是网站和网页?什么是URL?什么是HTTP协议?之间有何联系?
(1)网站:是互联网上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一组相关网页的集合。
(2)网页:是一种超文本文档。它有文字、图像、音视频和脚本程序等组成。
(3)URL:统一资源定位器,用于指明网页中信息资源的位置。
(4)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TCP的无状态的应用层协议。是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网页的通信协议。
(5)关系:
用户给定一个网页的URL后,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与URL指定的服务器进行通信。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把响应的HTML文档发送给浏览器。浏览器对HTML解释以后呈现给用户。
¢21. 为了确保网络应用的信息安全,在系统和软件设计时会采取哪些安全措施?【三江不背】
(1)真实性鉴别: 对通信双方的身份和所传送信息的真伪能准确地进行鉴别。
(2)访问控制: 控制用户对数据资源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使用或修改数据。
(3)数据加密: 保护数据秘密,未经解密其内容不会显露。
(4)数据完整些: 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修改,使数据在发送前、后保持完全相同。
(5)数据可用性: 保证数据不丢失。
(6)防止否认: 接受方要求发送方承认信息是他发的,而不是他人冒名发送的,发送方也要求接收方不否认已经收到信息。
(7)审计管理: 监督用户活动,记录用户操作过程等。
¢23.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特点)?
1、计算机病毒是指蓄意在计算机程序或数据文件中播入的具有破坏性的一些指令和程序代码,它能通过自我复制进行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从而给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严重破坏。
2、特征:破坏性、传染性和传播性、隐蔽性、潜伏性
&※24. 简述域名与 IP 的关系。(教材 P203)
(1) 一台接入网络的主机,可以没有域名,也可以有多个域名。但必须要有 IP 地址
(2) 一个 IP 可以对应多个域名。但一个域名只能对应一个 IP。
(3) 主机从一个网络移至另一个网络时,域名可不变。但 IP 必须变。
(4) 使用域名或 IP 地址都能访问目标主机。
有关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一起交流~
- 作者:雪猫
- 链接:https://xm666.eu.org//article/jsjjcsub-Unit4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